安孜

2010年夏末,我一个人前往西日本的越后汤泽市。那次独自旅行,对我而言像是一次朝圣,因为越后汤泽这个小小的城镇,就是川端康成笔下《雪国》的发生地。

在著名的雪国馆,一幅拍摄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纪实照片打动了我:幼小贫苦的孩子们排成一列穿越大雪覆盖的田地,酷寒苦绝下并不见他们有凄苦之色,神情中反而有安守和沉静,就连简陋的草编斗笠蓑衣,都呈现一丝不苟的整洁。那一瞬间,我真正开始理解大和民族的坚韧,滔天大雪和贫苦饥寒,也更加衬托出驹子的质朴明丽。

这张照片和《雪国》一起,构筑了我对上个世纪工业化前期日本和日本人的印象。

那时的我并不知道,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曾经这样阐述他的拍摄动机:“当我们深刻凝视日本列岛,就可理解日本的自然,与日本人的性格一样复杂而多样。我摄影的目的之一,就是用自已的眼睛深究这一事实。”

在此向亚洲首位马格南摄影师致敬,他的照片准确传递出他的摄影目的,并具有直指观者心灵的力量。

他是滨谷浩。

评论

热度(158)